首页
> 培养管理 > 通知公告

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

发布时间: 2021- 11- 09 14: 18浏览次数:

基础医学 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

(代码1001,授予 医学硕士学位)

 

一、学科简介

本学科1982年开始招收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1986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、寄生虫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获批,2001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、寄生虫学调整为病原生物学学位点,2018年获批设立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。截至2019年,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8届95人,毕业68人。

近40年来,本学科在著名病毒学家毛江森院士带领下,在甲肝疫苗、寄生虫病、生殖医学、生物工程、诊断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,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。新杭州医学院组建后,学位点建设资源和力量得到增强,学科依托病原分子生物学(省医学重点(支撑)学科)、浙江省医学生物工程疫苗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、浙江省基础医学一流学科(B类)、疾病分子诊断与技术学(省医学重点(创新)学科)等科研平台,由病毒病研究所、寄生虫病研究所、生物工程研究所、分子医学中心、基础医学院与法医学院、杭医附属人民医院等共建,围绕基础医学各个领域,将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结合,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医学研究人才。现有病原生物学、免疫学、病理生理学、医学病毒学、临床医学基础、分子医学、生殖医学、免疫与分子诊断等研究领域导师近百名。

二、研究方向

1、病原生物学研究;

2、免疫学研究;

3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;

4、疫苗学研究;

5、重要疾病的基础研究;

6、分子医学研究;

7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。

 

三、培养目标

1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遵纪守法、廉洁自律;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;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,愿为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
2、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研究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;了解本专业中新理论和前沿新技术的发展;掌握基本的疾病防治知识及与医学相关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,注重学科交叉。

3、具备初步的信息获取、分析、应用和管理能力;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、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能力,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,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某些理论性和应用性问题;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,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资料。具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和展示的学术交流能力。

 

四、培养方式

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式。进入实验室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之前,需接受相关实验室技能与安全培训。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,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,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指导方式实行导师或导师组制度,导师组成员可由1-3位具中级专业技术以上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组成。

 

五、学制学分

1、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,申请学位最低学分要求为30分。

总学分

课程教学(27学分)

必修环节(3学分)

公共

基础课

学科

基础课

专业

方向课

文献

阅读

学术

活动

论文

开题

30

15

6

6

1

1

1

2、英语实行免修制度。申请免修条件如下:

(1)硕士生入学全国统考英语(英语一)75分及以上;(2)大学英语六级总分500分及以上;(3)在英语国家获得过学位;(4)英语专业八级成绩合格;(5)托福95分及以上;(6)雅思(学术类)6.5分及以上;(7)GRE成绩310分及以上;(8)GMAT成绩630分及以上;(9)WSK(PETS 5)成绩达到合格标准;(10)剑桥英语(CAE)成绩180分及以上。上述成绩须在近三年内取得。

3、 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,应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生骨干课程2门。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,由学院负责考核。

 

六、课程设置

1、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、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。

(1)公共基础课

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、英语、科研方法,以及若干医学门类基础课程,合计15个学分。由学校统一组织,全体硕士研究生必修。

政治: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》(2学分)、《自然辩证法概论》(1学分)。

英语:《研究生英语》(3学分)。符合免修条件的可按规定申请免修,直接获得学分。

科研方法:《科研规范与论文写作》(2学分),包含学术道德规范、伦理与生物安全知识、论文写作、制图技术等内容。

医学门类基础课:《高级分子生物学》(3学分)、《高级细胞生物学》(2学分)、《高等医学统计学与实例分析》(2学分)。

(2)学科基础课

学科基础课为支撑本一级学科知识体系和技能的核心课程,一般为6个学分。由各学院和一级学科研究制定和组织课程教学,本一级学科点硕士研究生必修。

(3)专业方向课

专业方向课为硕士研究生加深某方向领域知识而选修的课程,每个二级学科或主要研究方向开设不少于2门专业方向课。学校建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库。

2、相关要求:

(1)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,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期。

(2)培养方案中每门课程一般为1-3学分,每学分为16学时。

(3)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须编写课程教学大纲。课程教学大纲一般包括课程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要求、预修课程、考核方式、教材、参考文献等。教学课程要有确定的教材,或主要参考书目,或学术论文文献。

课程

类别

课程代码

课程名称

学时

学分

开课单位

备注

公共

基础课


自然辩证法概论

16

1



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

32

2




研究生英语

48

3




高级分子生物学

48

3




高级细胞生物学

32

2




高等医学统计学与实例分析

32

2




科研规范与论文写作

32

2



学科基础课


高级免疫学

48

3




病原生物学

48

3



专业方向课


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 I

32

2




免疫学实验技术

32

2




病理生理学

32

2




重要疾病基础与临床

32

2




疫苗学及新技术

32

2




分子医学

32

2




干细胞与再生医学

32

2



 

七、必修环节

必修环节包括文献阅读、学术活动、论文开题、中期考核等环节。

1、文献阅读(1学分)

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,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文献阅读,至少做读书报告1次。每位硕士研究生在第四个学期前完成相应的文献阅读报告或综述1

2、学术活动(1学分)

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10次以上学术活动,其中本人应进行学术报告1次以上。学术活动包括:学术讲座,学术研讨会及参加访问讲学等。参加学术活动应做好记录和备案。

3、开题报告(1学分)

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,查阅一定数量的中外文文献资料,完成内容详实的书面报告,并进行开题报告。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、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、主要研究内容、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、预期成果、进度安排等。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初完成。专家小组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、可行性、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议,并提出意见与建议。

4、中期考核

执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度,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、课程学习成绩、科研进展等进行中期考核。具体按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相关规定执行。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初。

5、论文答辩

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、中期考核、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考核和淘汰机制,规范各个时间节点,未达到要求不能进入答辩申请阶段。原则上从学位论文开题到答辩的时间至少1年。

 

八、论文工作

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。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。学位论文应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,经专业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副研究员(或相当职称)以上的专家评阅。研究生在校期间,要求至少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一级及以上研究性学术论文。